- Jan 23 Mon 2012 15:50
熱河同鄉會60期
- Jan 23 Mon 2012 15:20
熱河同鄉會59期文章
- Nov 10 Thu 2011 18:03
數位學習與科技在員工訓練上的運用
- Oct 01 Sat 2011 22:02
我們生活的地方
- Oct 01 Sat 2011 21:56
熱河省參議會電請臺灣省參議會為匯款上海急助流亡學生案
- Oct 01 Sat 2011 21:53
認識【天仙玉女-(泰山老母)碧霞元君】傳說與歷史來源簡介
早期師傅手路〞保證已退神〞
品相如圖〞
- Jan 10 Mon 2011 16:48
王鳳儀(熱河省名人講座)
中國過去的農業社會,一般人對於「善人」都十分尊敬。那個時代,在城市或農村的社會中,有著各種不同類型的善人。他們或修橋補路,或賑災恤貧;或冬設粥廠、夏施茶水;或施棺木、施湯藥,種種善行,不一而足。然而,時代進步到工商業社會,「善人」這個名詞在社會上消失了——像仁義道德,忠孝節義這些詞彙被時代淘汰了似的。此時此地,如果對人說仁義道德、說誠信貞節、說溫良恭儉,一定會被人視為異類、被譏為落伍、迂闊。當然,我不是說當代社會沒有人行善,據我所知,默默行善的人不計其數,但是在整個社會來說,以農業社會的道德標準來看現代、以農業社會的慣用辭彙用於現代,一定會被人譏為不識時務。
像我這種不識時務的人、慣做些不識時務的事。在這個功利主義流行的社會中,我來介紹農業社會的善人,豈不是不識時務?但是我相信,也一定有人認同我這種舊觀念,認為善人值得推重,值得介紹,也值得學習。
- Jan 03 Mon 2011 13:53
熱河通訊第59期